安庆家谱网

其他

当前位置:首页 > 名门望族

《安庆市志》相关“余良卿”条目

发布时间 : 2018-09-19 14:47   浏览量 : 295



余良卿膏药(鲫鱼膏药) 余良卿制药厂传统产品,由余良卿膏药店研制,清咸丰年间开始生产。有“铁拐李下凡,神仙赐偏方”的神话传说。为黄褐色纸质铅硬膏,5种规格。原料主要为铅粉,辅以芝麻油熬制,膏面油润细腻、粘性强、无剌激性,且愈后不留疤痕,能拔毒消肿、去腐排脓、生肌收敛、滋润皮肤,主治湿疹脓痂、疮疖、冻疮、溃烂、皮肤皲裂。解放前畅销于山东、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福建等地,一度远销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最高时达4万银元,被誉为安徽珍品之一。1984年开始批量出口。
活血止痛膏 该品方源于上海雷允上药厂中药师王洪鉴,并经中医师赵松年加味补充,余良卿制药厂1961年制成黑膏药,1965年改制成橡皮膏并批量生产。为布质含药橡胶硬膏,规格5×6.5厘米,有浓郁芳香味,伴有清凉感;由大黄、当归等28味中药组成,能活血散寒、祛风驱湿舒筋通络、蠲痹止痛,主治筋脉掣痛、肌肤麻木、痰核流注、关节酸痛,并对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使用该膏药穴位贴敷,临床试验168例,对心绞痛和自发性异位心率失常疗效较为显著。1966年获全国同品种质量评比第二名,1982年被评为省优产品。
安庆余良卿制药厂 在余良卿膏药店基础上形成。余良卿膏药店创办于清咸丰五年(1855)。1956年更名余良卿膏药厂,1971年更名为市第二制药厂,1981年易名为市余良卿制药厂该厂前身余良卿膏药店公私合营前为城内3大中药店之一,主产鲫鱼膏药。工厂形成初期,有职工36人,年产值12.64万元、利润3.25万元、税金0.6万元。1965年,以橡皮膏剂型替代黑膏药,成为主要产品。1971年,职工增加到149人,固定资产原值7.91万元、净值5.55万元,年实现产值306.98万元、利润19.9万元、税金15.2万元。1972年,厂址由大南门迁往马山(即今址热电路5号)新建,并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1976年,职工156人,固定资产原值20.95万元、净值15.64万元,年实现产值286.21万元、税金11.9万元,当年亏损3.3万元。1988年,职工总数205人,固定资产原值290万元、净值238万元,占地面积1.21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0.65万平方米。产品为外用中成药和少量口服液药,共有6类剂型近20个品种,年实现产值780万元,利润100万元,税金21.3万元。该厂先后被评为市先进企业、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省医药系统创最佳经济效益单位、省级先进企业,为省内唯外用中成药生产企业。
                  (《安庆市志》,1997年,方志出版社)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