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安庆迁陕移民路线图
发布时间 : 2017-09-05 10:25 浏览量 : 96
关于安庆前往陕南的移民路线,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主要有南北两条:北线是从安庆府县出发,经皖西六安、河南光山(固始)、信阳、桐柏、南阳、内乡、西峡(淅川)进入陕南的商南,分散至山阳、商洛、雒南、蓝田等地,这是沿着大别山的北麓进入陕南路线;南线是沿着大别山的南麓经湖北进入陕南,其路线大致是从安庆府县出发,沿潜山、太湖、宿松、湖北黄梅、蕲春、浠水、新洲、黄陂、孝感、随州至枣阳,从枣阳分两支,北支经河南新野、邓州,在内乡与大别山北麓路线汇合,经西峡(淅川)进入陕南的商南,南支从枣阳分走郧县(郧西)进入陕南的白河县,然后分散到安康地区(兴安府)旬阳、石泉及商州的镇安、柞水等地,甚至延伸至汉中府范围。
官方史志资料中没有记载这一宏大的历史移民路线,目前只能在家谱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关于北线的记载,如据怀宁三义堂《张氏宗谱》所记,该族有一支人迁往山阳县瓦房沟,其房系有人散居河南信阳、皖西六安等地,1997年续修家谱时还找到了在舒城居住的族裔。又如镇安张氏家谱(写本)记载“自文士公于前清乾隆年间迁于六安州南阳庙,居未几复迁于陕西省商州镇安县东乡土地寨岭沟王家坟”,这个家族的迁徙路线应该也是北线。另外据说河南光山固始一带至今仍有讲安庆方言的居民。
关于南线,以前曾有人认为是从安庆府乘船沿长江上至武汉,进入汉江溯汉水进入陕南。其实不然。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安庆前往陕南的移民,有一部分没有到达目的地,而在湖北的西北地区(郧县、郧西、竹山等县)落户,到达陕南的移民部分夹带了湖北省的语言元素及文化习俗,如果是走水路的话,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安庆地区各姓家谱中,已发现几份安庆迁陕移民路线图,如怀宁秀山余庆堂《江氏宗谱》中有《迁居陕西地名路程开载起程》,全文400余字,完整详细地记载了从怀宁县秀山前往商南县的路线。现将其转录如下(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原文地名误处照录):
虽然乾隆时期开始的安庆迁陕移民的目的地是陕南商州及兴安府,但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其范围向北波及秦岭北麓的西安府南(如蓝田县),向西至汉中府(如西乡县),而在迁徙途中落户的区域则更广,主要分布在豫西南(如内乡、淅川、西峡等县)、鄂西北(如郧西、郧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