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谱牒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谱牒家乘

{谱牒研究}同样是明星大咖 古代的“戏子”真的不能入家谱

发布时间 : 2017-09-06 16:18   浏览量 : 68

“戏子”,是古代对戏曲演绎者的蔑称。在古代,一高台(唱戏),二吹(吹鼓手),三马戏,四剃(剃头),五池子(开澡堂),六搓背,七修(修脚),八配(配种的),九娼妓,被称为下九流。民间有传说,唱戏的不能载入家谱,即所谓“戏子不入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以戏曲之乡安庆作为案例来考查一番吧。

 

 

民间有俗传“戏子不入谱”,史实真是这样吗?

 

 

 

首先这句话并不是向壁虚构,在古代家规中往往有明确训诫,如怀宁《操氏宗谱·家戒》中就明确规定不许族人“学戏并家庭演戏”,其训语说虽然演戏“可以惩劝、可以酬神、可以娱客”,但“戏乃假多真少”、“妇女窥观不避形迹”,因此要“永绝娼优入门”。

 


 

 

对于此类家规,虽然很常见,但以我的观察,多数只是流于纸面而已,至少我还没看到家谱中有明确因之除名等惩罚性记载,反而看到为优伶入谱的现象较多。

 


 

 

 

 

据我的目力所及,但凡查到家谱的,都没有看到优伶因为其职业而被除名的现象。如潜山程家井历届族谱中都有程长庚的记载。

 

 

 

 

怀宁雷埠郝氏宗谱中有郝天秀的记载,甚至旧怀宁县志中也有其传记。

 

 



 

 

 

 

 

 

怀宁小市夏氏宗谱中有夏奎章父子的记载。

 

 


 

 

 

 

 

怀宁石牌王杨氏宗谱中有杨月楼父子的记载。

 

 



 

 

因此“戏子不入谱”之说并不符合史实。不过有一点倒是肯定的,虽然这些“戏子”能进家谱和地方志,但都不提他们的演戏事迹,而多是记载其所捐官职或某些善举。

 

作者:张全海(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