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亲收族,圆梦竹山
发布时间 : 2021-07-27 12:00 浏览量 : 328
公元2021年,时届清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张氏〔清康熙年间,由安徽宿松县张家冲迁陕西镇安县东乡黄龙寨白庙范家沟(现为镇安县大坪镇芋圆村)的张彦吉公,其次子张传迓公,再次迁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北乡汪雀钦峪河母猪洞圆岭〕张扬意、张扬强、张扬恕、张扬志、张超、张昭晰、张昭旺、张修成等宗亲为彰祖德,领衔在竹山县楼台乡塔院村圆岭为始迁祖张传迓公夫妇重修墓地始立祖碑并举行揭碑仪式活动。向宿松张氏仲四宗亲会发来《邀请函》。
宿松张氏仲四宗亲会,接到《邀请函》后,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一致认为:迁竹山县张氏宗亲,三百余年,终经多方寻根问祖,历时四年有余,找到宿松张家冲祖源地。又历经四次登山巡扫祖墓于圆岭崇山峻岭,找到了始祖墓地,实属不易。坟冢年久失修,又无碑记,后裔为不忘祖恩,铭记宗功,立墓碑祭奠,是族之幸事,值得隆重举行,决定派五名族贤前往参加并庆贺。
4月2日,宿松张氏仲四宗亲理事会由理事长张天春率领张扬仁、张晓钟、张祥、张文龙等五位宗亲冒雨驱车前往,经九个小时近七百余公里行程,于当日下午五时许,到达竹山县城。竹山宗亲早早就在竹山宾馆大门前等候,受到竹山张氏宗亲的热烈欢迎、热情款待和亲切问候。大家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
(图:4月2日晚在竹山酒店合影)
后排左起:张昭旺(绍) 张文龙(绍) 张祥(绍) 张晓钟(绍) 张扬强
张修成(修) 张昭晖(绍) 张扬志
前排右起:张扬意 张扬恕 张扬仁 张天春(扬) 张扬芳 张昭晰(绍)
根据竹山宗亲的仪式程序安排。4月3日,大清早,竹山各地宗亲带齐工具,自带中餐干粮和饮水,六点前集结于竹山县楼台乡塔院村雷打石水口滩,车路与山路交界处,县城至此地有三十余公里山路,大家陡步登山,两匹骡子驮石碑等物什上山,单程三小时左右能到达圆岭墓地,
(图:由骡子驮碑上山)
中途只有一处即将倒塌的林场老房子,沿途没有村庄,没有居民。全程荆棘、羊肠小道、穿越犹如原始森林的母猪大峡谷,跋山涉水,跨越沟壑,真是路隘林深苔滑。近十点,才到达圆岭小盘地,大家都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天春理事长在圆岭小盘地水口入口处,大水杉树下,脱掉上身全部湿衣,换上干衣,为筑墓作好大干一场的准备。
(图:圆岭小盘地全景图)
张氏族亲十八人,风水师谷奎先生,骡驮老板,2002年离开圆岭最后见证人何万霞老人,共计二十一人,迅急投入重筑祖坟的体力劳动中。因下小雨,要抢时间,争速度运石块,砌石摆、筑土、开沟、立碑,一股作气,都要抢在大雨前完工。亲临筑墓立碑的宗亲,能亲自为始祖墓培土感到无比自豪,无尚幸福。张天春理事长带头举锄挥铲,搬运大石头,挥汗如雨,张祥、张文龙宗亲迅速进入队伍,张扬仁宗亲搬石、培土不歇,大家热火潮天地拼命干。近午时,工程基本完工,天空开始下起大雨,迅急举行揭碑祭奠仪式。经揭碑、献祭品、祭拜、诵祭文,理事长讲话,赠送《宿松家谱》分册等程序祭毕,小憩时,大家纷纷遥想先祖,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生活的艰辛,繁衍的艰难。圆岭这个地名很大,近十几平方公里,家谱记载墓地无具体小地名,工程竣工后,合影时,晓钟提议:请大家为祖墓地命个名。几天后,汇集各方宗亲给圆岭祖墓地命名的信息,可定为:五龙护珠地。
(图:上山的路途中 左起:张天春 张扬仁 张晓钟 张文龙)
(图:会长张天春致词)
(图:大伙儿砌石、筑土、风水师谷奎先生罗盘校对中)
(图:由竹山张氏宗亲代表张扬意(右一)接过宿松张氏宗亲代表张晓钟(左一)赠送《宿松家谱》分册)
(图:圆岭五龙护珠地)
(图:传迓公墓地)
(图:圆岭合影)
在小雨中下山,大家忘记了疲惫,忘记了饥饿,一路欢歌,个个似胜仗场上归来的战士,兴高彩烈,有说有笑。下得山来,正好与等候在山下的前来祝贺的郧西县湖北口乡上川村宗贤张扬庆、张扬军等先生汇合。
张扬庆、张扬军宗亲,是宿松张氏仲四支下张传表公后裔,张传表公于乾隆三十年间,由宿松韩文张下屋迁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乡上川村,于2018年清明节,宗贤张扬庆率上川宗亲代表赴宿松认祖归宗。张扬庆宗贤,现供职于郧西县城管局,是寻根故里,访亲收族的领衔人之一。前文《一周寻亲日记》,已介绍了是怎样寻找到竹山县张氏宗支的。张扬庆把竹山宗支张超先生联系方式转告晓钟后,晓钟便走上了寻竹山宗支的之旅,历时四年有余,方有今日之幸遇,方有今日重筑祖墓始立碑之善举,方有竹山宗亲寻根探源,认祖归宗之劲旅。
始于2016年6月,晓钟首先同张超互加微信,互聊家族史,张超将晓钟带入“竹山张家大院亲友群”,开展广泛深入群聊,精心搜寻竹山张氏全员信息和有价值的资料立即记录在案。经几年的群聊,大致了解到了竹山宗支人员基本情况信息,得知竹山张氏于1987年由族长张显颀,字叔斌老先生率张扬意等搜集族众资料信息,老先生亲手手写撰修13年有余的,经过长期的艰苦跋涉和勤撰不辍,《竹山张氏家谱》于1999年成册付梓,分发族众存照。再其次,晓钟重组竹山张氏微信群,把竹山张氏宗亲纷纷邀致群里,专门搜集宗支信息。后晓钟向张超先生索取《家谱》,张超先生于2020年,复印了一套家谱寄给晓钟,并转告了张扬意,张扬翔等竹山家叔电话号码。获得竹山家谱后,晓钟反复查阅,方知迁竹山始祖无碑,也不知祖墓于何地。便精心策划了“竹山宗亲四次巡扫祖墓”之举、协同张昭晰策划整个立碑事宜。开始编碑志,清人丁,草拟碑文,并将手写版转与郧西县张扬庆宗贤编刊碑样,发样稿于群里公示,征集意见,尤其是落款人名,不得有漏有错。转发给竹山张昭晰贤弟定稿。2021年清明节前后筹划立碑期间,竹山宗亲人人献策,个个出力,慷慨解囊相助。张超倡议于千里之外的苏州市,号召在家宗亲登山相助,不在家宗亲捐点材料费,众人拾柴火焰高。张昭晰为立碑事务尽其全力,操心劳力,策划组织,统筹安排,刻碑、运碑等事宜,可钦可佩!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竹山张氏始迁祖张传迓公墓碑既立,上可告慰先祖,下可昭示后昆。将供后裔祭拜,铭记祖恩、宗功。先祖永佑后人,家兴财旺,万代盛昌。
宿松张氏仲四裔廿三世孙绍诚晓钟谨撰
2021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