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传说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慈禧与安庆“胡氏节孝坊”

发布时间 : 2019-02-14 12:51   浏览量 : 41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九日,安庆城爆出一桩特大奇闻:胡玉美家族二房胡竹芗的小女儿,二十七岁的胡娴静(人称“胡七姑”),在得知未婚夫孙本佑因求功名心切,读书用功过度,突然吐血身亡后,悲痛万分,难以解脱,吞乌金而死,以示其贞节。
 
  胡氏家族真是不幸连着不幸,刚料理完胡竹芗的丧事,他的女儿又命归黄泉,而且死得令人震惊。胡氏两大房急忙推选负责胡玉美企业的胡远勋、胡远烈领头操办胡娴静的后事。胡家不是寻常百姓人家。胡竹芗是皖省著名书法家,除经营祖业酱园外,工四体书法,尤以隶、楷见长,他以诗词书法广交社会名流,与台湾总督刘铭传还有一段书法情缘。胡竹芗的二女婿舒鸿贻是进士,曾参与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深受光绪帝的赏识。他先在朝廷刑部任郎中,后调任天津巡警道员,四品官职。胡娴静的哥哥胡远勋,曾任安徽太平府训导,后任安徽总商会副总理。堂哥胡远芬中举后,步入仕途,在浙江昌化、东阳等地为官,官至四品御正堂。按清朝封典惯例,皇帝对五品官以上,给予官员本身及其妻室父母、祖先以荣典,存者称“封”,已死者称“赠”。因此,胡玉美创始人胡兆祥,以及长子胡云门,次子胡竹芗病逝后,被清朝廷赠予通奉大夫。胡兆祥还被授予“同知衔”,胡竹芗被授予“国学生”。
 
  胡娴静之死不仅引起满城风雨,大家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深表惋惜,也惊动了皖省巡抚部院、知府、知县衙门的官员,以及工商界人士。由于舒鸿贻在天津巡警道,胡远芬在浙江官场上任职,所以胡娴静的丧事办得很隆重,除皖省外,外省一些官员也纷纷前来哀悼。灵堂四周墙上挂满着挽联与悼匾:“贞孝可风”、“玉洁冰清”、“竹孝松贞”、“一心圆明”等。追悼胡娴静的挽联、悼文汇集成册,足足一大本(现存安庆市图书馆)。
 
  胡氏家族安葬胡娴静后,决定在北郊风景如画的园林购地建“胡七姑祠”,以示纪念。安庆知府裕厚获悉后,立即去找巡抚诚勋商议,因光绪皇帝已被慈禧太后囚禁,按朝廷封典惯例,应奏章代掌皇权的慈禧,加赠胡娴静为烈女贞节,在祠前竖立贞节牌坊,使胡氏家族得以慰藉,获得一种荣耀。此时,诚勋已接到朝廷圣旨,安徽巡抚一职,由恩铭接任,自己将被另行安置。诚勋趁奏章朝廷之机,亲近慈禧,从而官运亨通。裕厚与诚勋都精通宠络人心、吹牛拍马之道。诚勋亲自动手书写奏章,命令公差火速送往京城。
 
  皖省通往京城古驿道各驿站待令出发,一路换马换人,日夜兼程,七天七夜到达北京的皇城驿;再由邮部京差将安徽巡抚公文,送于朝廷御史传递。御史一看是安徽巡抚公文,丝毫不敢怠慢。因老佛爷有旨,凡安徽来的公文不得延误,要随到随呈。慈禧认为皖省是多事之地,康、梁乱党未肃清,同盟会活动猖獗,她从1902年起,就一直不得安宁,原因就在于省城安庆经常发生集会、游行反对大清朝廷,就连学堂的学生也常闹事,蛊惑人心。
 
  御史连夜乘轿奔往慈禧颐养天年的颐和园,将安徽巡抚公文火速转呈给老佛爷,叩请皇太后恩准安庆胡玉美家族胡娴静为烈女贞节。几天后,慈禧为胡氏家族题写“胡氏节孝坊”。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安徽巡抚诚勋,接到朝廷派出的钦差专程送来慈禧的题字,仿佛圣旨降临,他忙朝下一跪,连呼:“老佛爷万寿无疆!”紧接着,诚勋挥笔写了副楹联“湖山万古添贞石,祠宇千秋存孝名”,便乘坐八人抬的大轿来到胡玉美。诚勋对胡远勋、胡远烈再三叮嘱:皇太后思念你们胡氏的功德,对胡娴静节孝深为敬佩,特题赠“胡氏节孝坊”,你们胡氏家族要牢记朝廷恩赠啦!
 
  胡远勋、胡远烈立即召集家族两大房会议,研究、落实胡七姑祠的动工兴建问题。首先,族人围绕着祠的命名开展一场争论。一些人提出,就依照慈禧题字,取名“胡氏节孝坊”。远勋当场给予反驳,理由是:牌坊与祠是两个不同的定义。以“胡七姑祠”定名,可以在祠内设立胡氏宗祠,供奉先祖牌位,每年举行春秋二祭,追思列祖列宗,可谓两全齐美。
 
  然而,胡远烈心中另有深层次考虑。他从报上得知:桐城人吴越,不久前在北京车站火车上,爆炸出洋的朝廷五大臣,使全国反清浪潮风起云涌,慈禧及大清王朝末日将会来临。所以,远烈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就按远勋的意见办,牌坊与祠分开设立。”
 
  在获得家族多数人同意后,远烈将“胡七姑祠”与“胡氏节孝坊”的设计,交给侄儿胡国铨、胡国泽督办。因胡国铨是上海美专毕业生,精于绘画、设计;胡国泽曾受清朝重臣张之洞之召,被选派赴日本“东京帝大”学习,兄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质。远烈的提议很快得到通过。
 
  一年之后,“胡七姑祠”在郁柏浓荫,淡柳似烟的菱湖畔落成,牌坊以四根方柱撑起三道门。中间大门正对“胡七姑祠”两扇黑漆大门,横柱中央镌刻着慈禧的题字,似乎不太引人注目。由于大清朝时局动荡,胡氏家族并未大肆宣传“胡氏节孝坊”,一般人不知内情。1907年7月6日,徐锡麟枪杀安徽巡抚恩铭后,紧接着马炮营起义,全国掀起反对清王朝的巨浪。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0月22日、23日两天内,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去,朝野震动。尽管“胡七姑祠”内祭祖香火不绝,但老佛爷亲笔题写的“胡氏节孝坊”已失去了光环。民国成立后,胡氏家族担心慈禧题字会招惹麻烦,被革命党追查,干脆派人将牌坊拆除,就地埋掉,使之烟消云散。

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