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地方名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江南地儿菜

发布时间 : 2017-09-25 09:00   浏览量 : 33

  
 
 
    安庆人喜把荠菜叫做地儿菜,春节后,这种墨绿的野菜在市场随处可见。荠菜的品种多,各地的称呼也不同,有叫地菜、米子菜的;也有叫雀雀菜、田儿菜、鸡心菜的。荠菜这些别名,大都根据荠菜的生长习性和形状各异来称呼的。在它所有的名字中,田儿菜、地菜和地儿菜的好听,它晕染着田野性格,比正规的名字还实际。
   地儿菜属十字花科,大多长在农村的河畔溪边山野田间菜地边沿,密密匝匝的簇生一起,墨绿给人清新如洗的感觉。地儿菜不仅口味好,营养也丰富,维生素C和核黄素含量极高。《名义别录》曰:荠菜甘温无毒,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用地儿菜汤加米面做成的南方小吃百岁羹,就是风味名吃。中老年人春天多吃地儿菜对预防中风和心血管脆化作用有很大益处,民间对地儿菜还有“三月三,赛灵丹”之说。
   近年来,绿色食品吃出健康和回归自然的风气渐盛,吃野菜的人越来越多,春到三月吃地儿菜,成为了食尚主义者们的食风。每到这个时候,带鸡蛋的地儿菜汤,地儿菜饺子,地儿菜拌豆腐成了餐着上的新秀,人们仿佛要把春节里遗留下的油腻肥糯涂抹掉一般,大口大口吃着这透着田园春色气息的野菜。
   地儿菜在许多文人墨客笔下也是翠绿玉白清香宜人的。从《诗经》里“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到唐高力士的《感巫州荠菜》中“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以及南宋辛弃疾的《鹧鸪天》所描述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写的看似地儿菜,而却是暗语春天来了。初春伊始,乡村田头的地儿菜花它们在寒风冷雨中傲然开放,虽没梅花的品质,而也体现生命的力量。三春荠菜饶有味,百菜甘香居其下。春到三月,在地儿菜的花香中,吃点地儿菜,或到郊外挖地儿菜,不仅可领略自然的味道和原野的清新,也可让自己一颗冬眠已久的心更加春意盎然起来。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