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地方名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马永兴”绿豆圆子

发布时间 : 2018-03-23 16:33   浏览量 : 40




 
 
     回民小吃绿豆圆子,在安庆,也是一道名吃。但现在与过去相比,口味已经差多了。想吃稍稍正宗点的,可能还要到吴越街上的老字号“马永兴”去。三五滴麻油,十多片葱花,圆子软软的,汤水辣辣的,几口喝下去,额上就会冒出汗珠来。而在安庆,尤其是冬天,吃绿豆圆子,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但安庆的绿豆圆子,“马永兴”只是传承者,真正有名气的,是上世纪30年代一家叫“大胡子”的早点店。“大胡子”老板叫刘金林,因一脸络腮胡子而得名,他的店开在市政街口,也就是现在钟楼广场的骑街上。绿豆圆子通常和油饼配对,在安庆,是常见的早点,按流行的词汇,它的点击率,仅次于大饼包油条。“大胡子”脸面不大,但他下的绿豆圆子包括他打的油饼,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大胡子油饼,外香脆,内松软,饼薄色黄,层次分明,即便冷下来,也不显得僵硬。绿豆圆子则更为一绝,大小如算盘子,粒粒色黄质嫩,一颗在口,齿溢清香。据老食客介绍,他的绿豆圆子有两绝,一是料和得好,别人用三分的力,他要用七分的力;二是舍得在用料上花本钱,除常用的面粉、绿豆外,还在其中掺以酱油干、小干虾子等价格不菲的辅料。肯用力又舍得给人吃,这样的绿豆圆子,自然能传得开。
        到“马永兴”吃绿豆圆子,也是近一二十年的事。位处闹市吴越街的“马永兴”,仔细想一想,除了早点绿豆圆子和牛肉包子还能一尝外,其它也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佳肴。在安庆,吴越街是条新街,成形于上世纪20年代末。建成之后,酒店蜂涌而至,短短一条街上,大小小小,开有七八家。其中“吴越村”位于后来的大兴土产陶瓷店,曾一度更名为“都益处”(又作“都一处”);“四海春”和“吴越村”隔街相望,颇有些打擂台的意思,可惜经营不善,坚持半年便败下阵来;“宵夜居”位于菜市街内,老板是个扬州人,其特色品种,一是虾仁干丝,一是维扬汤包。现在“马永兴”的位置,当时开的店叫“醉白楼”,又一个名字为陶陶酒家。此外,小庐山冷食店、湖南面食店、麒麟阁茶社、民众茶社等,也以各自特色,在安庆老城名噪一时。“马永兴”是1957年公私合营后才搬过来的,虽然也是老字号,但不是吴越街上的老字号。
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