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怦然心动的“江毛水饺”
发布时间 : 2018-04-09 09:44 浏览量 : 39
安庆名吃,首推江毛水饺。“皮如薄纸,馅如珍珠,形如猫耳,肉嫩汤鲜”。江毛水饺成功,关键在内功。其用料,接近极限——馅,强调江北后山放养黑毛猪后腿,肉更活更嫩;油,须次于板油的网状花油,浮于汤面,直观效果更好。江毛水饺还要和三步两桥地名相连,以地正名,以辨混杂。
简复:一,此处美食,为百年名吃——江毛水饺,与后继者无关。江毛水饺断代于1950年代中期;二,“水饺”是安庆别称,准确叫法为“馄饨”,南方又称“云呑”。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怀宁人曾把水饺担挑往中国各地。
江毛水饺全称“三步两桥江毛水饺”。安庆方言,“江”、“甘”不分,因此读作“江(甘)毛水饺”。三步两桥则是老地名,特指高井头过钱牌楼北向新市路(人民路)的那一截。水饺是小本生意,置办一副饺儿担,满城随处可做。“三步两桥江毛水饺”则是从地点、从姓氏上区别于其他,缺一不可。
“江毛”解:江毛水饺创始人江庆福,罗岭人。因颈上生有一撮白毛绰号“江毛”。早年也是挑着一副饺儿担怯生生进的城,但花的心思更重,如说饺皮儿能不能擀得更薄,猪哪个部位的肉更适合做馅,等等。后创出“江毛水饺”口碑,便在三步两桥租店经营(原四季春),成为老城第一家小吃大做的品牌店。
早年,江毛水饺多用鸡汤。有盲人顾客,撕成丝的鸡肉会多放几根,要的就是他们的口碑相传。
江毛水饺初创业,专做夜市,半下午出来,午夜回家。地点在三步两桥、鹭鸶桥、天台里不定。1914年在三步两桥租店,名“江万春水饺”,设桌6张半。安庆沦陷,江庆福回罗岭老家,后去世。3个儿子邦先、邦启、邦顺再返城,仍以“江万春”为号,各自为阵。1943年,3兄弟合并经营,“江毛水饺”旗号重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