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地方名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迎江寺素菜

发布时间 : 2018-11-05 07:21   浏览量 : 42

 
 
 
 
 
   迎江寺素菜是安庆迎江寺茶楼的特产,100多年前就驰名长江流域,清末由该寺住持月霞开设素菜茶点供应,迎江寺茶楼素食有近400个品种,以素代荤,以假乱真,造型美观,口味清爽。如今已经列入了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餐馆》一书,它的地位,可想而知。
 
   迎江寺素菜历史较茶楼较高,距今已有一百余年,因迎江寺地处十方丛林和交通要道,上承匡庐,下接九华名山古刹,来往游人众多。寺僧特在庙内厨房另设案板制素菜以待放言游客,后在塔下东厢开辟“休憩室”,正式对外经营九华名茶及素菜。茶楼建成,就成为较有规模的素菜馆。竺庵、本僧和尚不惜重金聘请徽帮名厨师,并吸取安庆市“宛香春”素菜馆及龙珠山观音洞素菜之长,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味的迎江寺素菜。
 
   迎江寺素菜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原料取材于当地。如,所用豆取自沙州新产粒大饱满之黄豆,以加工成豆制品(千张、豆腐、豆腐衣)。还有山区产的冬菇、木耳、金针、玉兰片及各种时鲜蔬菜。这些优质原料保证了素菜的形美、色艳、味佳、对吃腻荤肴油腻的人,换一换口味,顿有清新之感。
 
   素菜在烹调上以蒸、煮、炸、烧为主。制作精细,有“素千刀、素千道”的说法。要求“名同、形似、味似”。该店常用捆扎法制作象生,如使用豆腐衣或千张,用细麻布捆扎,使表面呈现毛孔,如家禽之皮,同时利用捆扎松紧、改刀、烹调来体现风味。捆扎略松,用刀切块,不仅其形如鸡,其味亦软嫩鲜美。素火腿必须捆紧,中加色素,切成薄片,宜于细嚼慢咽有回味,与真火腿无异,是饮茶佐酒的佳品。使用模具,就象小说《红楼梦》中,制作莲叶羹那样来制作“素海参”、“皮蛋”“鸽蛋”等等。如“皮蛋”系用淀粉加少许色素、碱水,制成热浆,倒入两个小茶杯内,用胡萝卜或栗子粉做蛋黄,两个茶杯合起即成。猪大肠取面筋浆子绕于竹棍之上,抽去竹棍,先炸,后用八角、酱油卤煮,色、味、形都极近似。
 
   “唱戏的腔,厨师的汤”。素菜厨师同样能吊出好汤烩菜,以增加鲜味。他们有黄豆芽、皮棍吊汤,特别是皮棍吊出的汤,汤浓如奶,味美如鸡。“寻常无兴味,鲜洁即佳珍”。他们还尽量突出原料的香味和鲜味,如素锅贴馅,以冬菇、玉兰片、茶干为主,秋冬两季配以白菜,春季配以地儿菜,夏季配以蒿儿菜。使你随阒季节,尝到带有不同菜篮的锅贴。
 
   迎江寺素菜,虽爱“素”限制,但许多原料经厨师制作,亦有变化无穷。品种凡荤菜所有,素亦俱备,其中素火腿、素烤鸭、素鱼肚、罗汗斋、糖醋素桂鱼、素锅贴、素鱼翅、油淋鸡、煮干丝等尤为人所喜爱,并承办“银耳”、“素海参”、“素鱼翅”等素菜宴席。
 
   凡是来到安庆市的人,总要逛一逛迎江寺,登临振风古塔,尝一尝具有独特风味的迎江寺素菜,才不虚此行。
 

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