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 蛳
发布时间 : 2019-01-16 09:32 浏览量 : 446
天气乍暖,在湖泥塘底休眠了一冬的螺蛳都蠢蠢欲动,从深水区向浅水区迁徙。刚爬出湖底的螺蛳泥腥气少,而且养了一个冬天,肉质肥美又结实,口感鲜美胜过肥鹅。因此,民间便有“清明螺,赛肥鹅”的说法。
过去,螺蛳是上不得厅堂却下得了厨房之物,在物质匮乏之年月,螺蛳成就了穷人的口福。年少家贫,灶头鲜有鱼腥肉味,还好,离老家不远的莲湖螺蛳多河蚌也多,由于生长水质优良,螺蛳味鲜,河蚌肉润,一俟周末,总带着竹耙扒螺捞蚌,美美地改善生活。而今,虽吃食丰裕,然对螺蛳的偏爱始终没改。
美食三昧,无秘笈可言,讲究食材好料,烹制得当。螺蛳好吃,其来源也非常重要,不同产地的螺蛳都有不同的风味,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螺蛳出产地的水质一定要好。如今的莲湖因人工风景化已经稀有螺蛳了,距离城区只有几十分钟车程的武昌湖,倒有着年少时吃到的那螺蛳。每年清明前,总要开着车去武昌湖边的高士镇,那里水产品集市里螺蛳河蚌多得可以用车装,价格也十分便宜。武昌湖里的螺蛳个小尾尖,青黑色,如一个小小的垒起塔儿,舌盖吸盘后面的肉躯在清明前最为丰腴。由于螺蛳的食源主要来于武昌湖里一些藻类及浮游生物和泥质养分,体内自然形结了纯天然磷铁钙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又因其价廉物美为食客所眷顾。
螺蛳的烹调方法多,可辣炒、杂煮、酱焖等。但要把螺蛳烹调得美味可口,也有点窍门。买回螺蛳,要先倒盆里放些清水净养,滴点香油,油香味能促使螺蛳舌盖张开排净螺体里泥质杂物,每天换水三次,净养时间三天为佳;长了会让体满肉肥的螺蛳肉躯变小变瘦,短了,泥腥味和一些杂质难排净。清洗时要用刷子逐个将螺壳上黏附的水苔污藻刷净,然后用钳子绞剪去螺尾,让螺头尾对通的空间大,嘬食时十分方便。安庆人还有一种更加“食尚”的做法,将螺盖取下,用热水一烫,再用针挑起螺肉,洗净与春韭炒食,其味柔香无比,妙不可言,可谓“一味螺蛳千般趣,万般佳肴均不及”。
自古物以稀为贵,多为廉。安庆水乡河湖池塘星罗棋布,有湖有河就有螺蛳,低廉的身价也成就了寻常百姓的日常口福之缘。清明前后,螺蛳的身影在“生猛海鲜”为上品的大饭店得以现身,然最火爆的还是在街头排挡,“灯光夜市影婆娑,巷角街边食肆多;眼下时兴新口味,泥炉猛火炒螺蛳。”实在是一种“食尚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