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方言俚语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没牙·上嘴·小耳朵

发布时间 : 2018-03-30 17:30   浏览量 : 22

 


 
  抖一抖“没牙、上嘴、小耳朵”这包袱,不明白的外乡人听着会觉得都跟“面上”的事有关,为啥?盖因“面上”表情丰富,信息量大,有点事藏不住。其实,这里要说的那层“话里话与话外音”与“面上”倒没啥瓜葛,横竖只是打个比方,安庆方言幽默嬉戏之妙道,也就装在这里了。
 
   “说啊?你不是狠吗?怎么没牙了?”。这情景往往见诸于两人斗嘴情景。看场面,那是一方更比一方强:强的一方以理据争,层层递进,步步紧逼;没理的一方理屈词穷,节节败退,无言以对,以至于“张不开嘴来”,安庆方言说的“没牙”就是这德行,形容的简直叫“活脱脱”。我想,坊间总不失强词夺理的人物,除去伶牙利齿,还有胡搅蛮缠,但若遇上高人,也能让这一类人哑口无言,顿时“没牙”。这精妙的比喻,堪称与“打的你满地找牙”珠联璧合。
 
  喻事于理,声色不动。安庆方言此种构架,就让恹慵的日子显示出活泼泼的闹腾来。“上嘴”一语的形容境界也可说是生面别样。其实,说白了,所谓“上嘴”,就是爱翻人家老底子。我有一熟人,在一企业做事,以前犯过小聪明,出了个不大不小的差错,结果倒好,时不时被主管提起。他对我说,一点小事,老是被人“上嘴”,别扭。最后,他一走了之。我到不喜欢坊间这等人色,自己不厚道,总爱抓别人的小辫子。“人非圣贤,岂能无过”,何苦不饶人?办公室有一同事,与人打赌输了,说好的,要请客,但他耍赖。我起哄:“趁早请了,免得人家上嘴,不好听。”这样一来,“上嘴”倒有了日常的调侃之趣,与厚道与否不搭界。
 
  民间语言诙谐生动,有些话当时听了浑然不觉,回头一想,身上不禁要沁出点点汗来。“你啊,真是个小耳朵”。当一人为一句话愤愤然之际,了解他的朋友用这句话提醒他,劝人别为一两句话斤斤计较,谨防别人挑拨使坏。我想,这里的“小耳朵”就是有点那个小肚鸡肠,难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襟气量。我很早来安庆的那会也听到过这句话,当时真以为别人说我“耳朵小”,还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的耳朵,觉得是很小。现在想想,当时是被绕进去了。
 
  这就对了。安庆方言往往山转水绕,“声东击西”,一旦绕出来,意境为之一开。
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