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文孝寺与白笏章氏
发布时间 : 2017-09-08 15:55 浏览量 : 46
池州历来将昭明太子奉为本土的“文曲星”和保护神。唐朝,池州建城之初,在秀山先设了太子庙。后又于西门建昭明祠。每年秋社,官方必举办盛大的纪念仪式,恭迎神灵巡城,百姓家家设香案敬拜。
昭明太子何功何德,受池阳人如此敬拜?一者太子性情仁厚,有恩于民众。比如灾年,开仓赈济。二者太子性爱山水,悠游民间,留下了许多佳话。池州许多景点,与太子有渊源。比如本县昭潭镇,就因为太子曾经垂钓于此而得名。梅城的玉峰山,是太子命名的。泥溪的古隐山寺额,是太子题写的。当然,昭明太子最卓越的是在文学上的贡献。他主持编选的《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这部文选,选文标准很高,要求“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对文学发展影响很大。这也是昭明太子被池州人奉为本土“文曲星”和保护神的缘故。
为什么文孝寺会出现在白笏?这与当地的章氏有关。白笏章村是章氏聚族而居的村庄,这文孝寺就是章氏建的,是章氏“家庙”。
白笏章氏,过去是个声名显赫的家族。村里老人说,周边人躲丁躲反,都会跑到白笏来。为什么?因为章氏业大势大,无论是政府,还是八都山的土匪,都不敢贸然搅扰。说业大,章氏是户户皆富。解放后划成分,最低的也是中农。多半都是地主、富农。说势大,是因为章家出人,各级衙门里,都有章氏为官做宰。
章氏出人,这是县志里有案可查的。就近世而言,县志里记载的第一个出洋留学的就是白笏章氏的章韫胎。他于1920年与周恩来同船赴法留学。在巴黎大学学生物,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武汉大学任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不仅从事科学研究,还爱吟诗写史。他曾以生物学家的眼光考察中华民族之起源。据他考证,一万年前,中华种族起源于滇蜀。后因地壳变异,洪水泛滥,逐渐播迁于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个观点,和近年科学家通过基因考察,得出的结论,竟然吻合。他吟成的诗,汇刻有多本诗集。陈三立称赞他的诗:“气疏达而能真切,语南澹而多新警。”“春为沃野夏为湖,水涨菱铺水退芜。一片葱茏常在望,只因烟雨暂模糊。”这是他写故乡升金湖的一首诗,题为《青草湖》。武汉大学有本《乐山时期的武大教授们》,有一篇章介绍这位名教授,题目是“章韫胎:吟诗写史的生物系教授”。日本人桥川时雍编的《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中亦有《章韫胎小传》。
民国时期的章树桢,也是个耿直的文人。县志记载,民国期间,被选为省参议员。皖督军倪嗣冲以军响不足,提出盐斤加价,唯章不畏诱迫,坚决反对。有人相劝,他说:“今日一举手,全皖父老则受加税之害,吾妨为之乎?”
这位国民党元老,书法写得好,至今网上还有他的作品在转卖。他还喜诗嗜吟,曾有言:“诗贵在真,真者适于时,适于境,适于我也。人之真情,可以动物,以歌咏出之,所感尤深。”
转自“谢忠惠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