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傩神大会上的龙亭
发布时间 : 2017-09-08 16:28 浏览量 : 29
(每年正月十五,置放在各姓宗祠内的龙亭,都要被抬到青山庙,进行一年一度的朝庙仪仗)
“傩神大会”是山外姚、茶溪汪、刘家、西华姚、南边姚和荡里姚村等6支朝庙队伍,一年一度的大聚会。聚会的重点,就是朝庙仪仗。朝庙仪仗的主体不是傩戏角色,而是“傩神”(面具),是供奉“傩神”的龙亭。这种朝庙仪仗,类似于旧时安庆城区每年五月与七月的望日(农历十五或十六),抬城隍菩萨巡游习俗。“巡城为会,以悦神之,一国之人皆若狂。”正月十五刘街青山庙的傩神大会,也是一样。《姚氏宗谱》载,“古时朝庙仪仗外,有秋千、台阁、高跷诸胜,又选俊童十余,着梨园服,扮故事,立人肩窝上,名曰‘站肩’,其壮丽繁华与江浙等赛会无异。”可惜现在不多见了。
龙亭分上、中、下3层,类似宝塔,越往上越小,最上面另有宝炉顶。龙亭下为底座,如方形柜,四面雕花板。村民介绍,每年正月十五朝庙,这里专门置放“傩神”。但也并不完全相同,荡里姚村的龙亭,下层就没有这样的结构。龙亭第二层为龙居,朝庙时供放“社公”面具和“龙玺”。据吕光群、纪明庭《贵池傩戏调查报告》,“龙亭尺寸是:底层高79厘米,长、宽皆89厘米,二层高56厘米,长、宽皆69厘米。三层高86厘米,长、宽皆50厘米。”每年的傩戏表演结束后,傩戏脸谱都会被虔诚地置入龙亭供奉,来年使用时,还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开光”仪式。
山外姚、茶溪汪、刘家、西华姚、南边姚和荡里姚村等6支朝庙队伍,抬来的龙亭各不相同,有的精致,有的古朴,有的华丽,但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轿”的性质。龙亭两边有轿杠,前后共4人抬动,另有多人相助。抬龙亭者的衣着各有特点,都十分艳丽,构得上“盛装”二字。其隆重,其虔诚,其壮观,由此可见。
“南边旗,荡里伞,刘锣戴铳汪扎板,山里山外光呐喊。”朝庙仪仗上,抬着龙亭的朝庙队伍,就这样浩浩荡荡、异彩纷呈地过来了。
选自“安庆老城闲人的博客”
![](http://www.aqjiapu.com/uploadfile/2017/0830/20170830104318259.jpg)
![](http://www.aqjiapu.com/uploadfile/2017/0830/2017083010431868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