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不入谱”吗?
发布时间 : 2017-09-03 20:19 浏览量 : 29
民间有俗传“戏子不入谱”,史实真是这样吗?
首先这句话并不是向壁虚构,在古代家规中往往有明确训诫,如怀宁《操氏宗谱·家戒》中就明确规定不许族人“学戏并家庭演戏”,其训语说虽然演戏“可以惩劝、可以酬神、可以娱客”,但“戏乃假多真少”“妇女窥观不避形迹”,因此要“永绝娼优入门”。另外家谱中还有本族子孙不能为僧为道的家规。
对于此类家规,虽然很常见,但以山人观察,多数只是流于纸面而已,至少笔者还没看到家谱中有明确因之除名等惩罚性记载,反而看到为僧道入谱、为优伶入谱的现象较多。如怀宁凌云堂《冯氏宗谱》卷1载:“得湘公,因父坟在太平寺后出本寺为僧。”
而对于演戏的优伶,据山人目力所及,但凡查到家谱的,都没有看到因为其职业而被除名的现象。如潜山程家井历届族谱中都有程长庚的记载,怀宁雷埠郝氏宗谱中有郝天秀的记载(甚至怀宁县志中也有其传记)、怀宁小市夏氏宗谱中有夏奎章父子的记载,怀宁石牌王杨氏宗谱中有杨月楼父子的记载……
因此“戏子不入谱”之说并不符合史实。不过有一点倒是肯定的,虽然这些“戏子”能进家谱和地方志,但都不提他们的演戏事迹,而多是记载其所捐官职或某些善举。
【如有反面案例,欢迎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