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肠吴家老屋(万家楼)
发布时间 : 2017-09-15 14:51 浏览量 : 29
响肠吴家老屋(万家楼)
——安庆古宅系列
图、文:过河卒子
响肠吴家老屋又称万家楼,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响肠村万家楼组。
图一:远看吴家老屋
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万家楼,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距响肠老街东南五百余米,万家楼并非有万间楼阁,原建筑有各类房间一百零七间,占地面积约四千余平方米。
图二:航拍吴家老屋与万家楼指示牌
万家楼民居原为万家所建,在明朝万历时期卖给吴家居住,故本文指的吴家老屋又称万家楼。因为原住户姓万,居住户又很多,当地人仍习惯称为“万家楼”。该民居背依凤形山,两侧山峦环抱,犹如凤展双翅。门前一眼半月塘,景色十分秀美。
图三:半月塘与万家楼保护碑
吴家老屋为五进三厢四合院式,两端外带抱厢,青砖黛瓦马头墙,硬山式顶,是一处融合了安徽徽派建筑与江西围屋特点,有专家将其定为“皖西南特色民居”。
图四:远看吴家老屋
卒子使用了无人机航拍之后发现,万家楼门前一眼半月塘,经过人工修建而成的半月形水塘是老屋的特点之一。五进三厢四合院式,两端外带抱厢,青砖黛瓦马头墙。
图五:卒子航拍吴家老屋
据传,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万姓财主在此建成后不久,卖给了当地人吴道会。万姓财主卖的时候,求吴道会仍用万姓为屋名,吴道会当即答应。数百年来,吴家老屋,在当地百姓仍习惯称为万家楼。
图六:吴家老屋一侧
吴家老屋背依凤形山,两侧山峦环抱,犹如凤展双翅。吴家老屋最多时有住户三十余家,二百多人,好不热闹。
图七:吴家老屋券门
现在吴家老屋已破败不堪,房屋大部分已坍塌,地基荒废了,部分位置还拆建了新屋,还有些屋内堆放着干柴、农具等。现有文物再坍塌殆尽,万家楼也将永远消失。
图八:吴家老屋青砖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最能在人身上打下烙印,文化最能留住乡愁。响肠镇是安庆地区千年古镇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图九:吴家老屋近年连年倒塌
响肠镇有千年古塔、有百年惜字亭、还有一大批古老村落,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响肠镇是一处值得大家去游玩的地方。
图十:吴家老屋“耕田读书”门楼
响肠镇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县城南约九公里,被评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拥有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十八处。
图十一:“耕田读书”四个砖雕
响肠村吴家老屋就是国家级古村落,其建筑兼具皖西南徽派、江西围屋、北方大院特征,是皖南建筑代表作。
图十二:吴家老屋先祖牌位
吴家老屋建于明朝、清朝重建,与响肠老街、大夫第、方氏宗祠、胡氏宗祠等一起,传承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保留着独特的建筑风格。
图十三:吴家老屋暗窗
响肠镇万家楼为吴氏购买万氏府邸,吴氏是江西吴景元后裔。吴景元为唐朝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
图十四:吴家老屋内屋
图十五:吴家老屋屋角天井
图十六:延陵吴氏先祖牌位
图十七:吴家老屋坏损严重
明朝永乐年间,其再次被启用镇守大同,上言守卫边疆的策略。永乐八年,朱棣北征回师,吴高称病不上朝,被弹劾并废为平民。明朝洪熙元年,仁宗看到他的名字,说道:“这个人过去经常对我无礼,贬他去海南吧。”当时吴高已死,其家人被迫迁徙,后遇到大赦得释。
图十八:吴家老屋
元末至正年间,江西鄱阳湖畔徐寿辉、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连年征战,饿殍千里,民不聊生。吴高九世孙吴云一,官居姑苏统制(偏将,后人尊称统制),张士诚率农民起义军攻打苏州。守将吴云一兵败移镇祖居地新安江。
图十九:吴家老屋门楼
元朝灭亡后,吴云一解甲归田。当时江南及鄱阳湖一带仍然动乱不安,于是吴云一带领四个儿子(福一、福二、福三、福四)由新安(地域含江西、浙江、安徽等十余县)经瓦屑坝迁居潜山县城德政坊。
图二十:吴家老屋门楼
吴福一生三子,分迁潜山、霍山、六安、岳西(今岳西县五河、温泉、巍岭等地);吴福二后裔分迁潜山县(五庙、吴桥)、望江县(雷池、赛口)、江西饶州等地;
图二十一:吴家老屋内屋
吴福四后裔分迁怀宁、潜山县、岳西县响肠等地;吴福三生三子:朝英、朝旻、朝友,迁居潜山县槎水乡太平村。吴福三第十一代孙吴道会迁居响肠万家楼。吴朝友裔孙分居望城岗、梅城、响肠河、天堂等地。
图二十二:吴家老屋门楼青砖
吴姓为潜岳望族,后裔耕读传家,簪缨成群,人才济济。吴玉荣任户科给事中;吴栖凤、吴梦连、吴士钊一门三大夫;吴世膏任通州守备;吴超群任空军飞行大队长;吴伯周任北伐军中校;吴世俊任戴安澜部队中校。
图二十三:吴家老屋门楼
吴姓祖居万家楼,为岳西县天堂镇第一大庄楼;五福堂是吴姓祭祀先灵的宗祠;吴氏大夫第是吴士钊祖孙三代大夫的官邸。
图二十四:吴家老屋一侧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