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卒子行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燎原方袁山界

发布时间 : 2017-11-17 14:44   浏览量 : 23


燎原方袁山界
 
——安庆古石刻系列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燎原社居委的方袁山界石刻。
图一:远望大观山九群山环绕
 
    大龙山镇燎原社居委的方袁山界石刻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的大龙山腹地,这里原有一个地方叫方湾,顾名思义这里原来是姓方的百姓居住的地方。
图二:方湾处有一条小溪
 
    方湾有一条长长的小溪,流入到燎原社居委境内。从燎原社居委有一条小山路,一直通到方湾,山路约有二至三小时,约有十华里、五公里的路程。
图三:山间多巨石、形态各异
 
    燎原社区座落在安庆大学东大门,南邻合安高速,紧靠风景秀丽的大龙山,距安庆市区约十五公里,辖区内有14个居民小组,其中就有一个是方湾组,这里原有居民几户人家,九十年代陆续迁到山下。
图四:方湾
 
    大龙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北郊十公里处。整个风景区由大龙山和石塘湖两部分组成,总面积约132平方公里。(其中大龙山面积约122平方公里,石塘湖水面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图五:大龙山湾多过去曾繁荣一时
 
    整个大龙山据不完全统计,有各类石刻数百处,其中最有名的“忘归”和“恩如山”、“龙山第一刹”石刻卒子数年前早已介绍,但散落在各地的原居民山与山之间的山界石刻,却被忽略,卒子曾在不同场合呼吁保护安庆大龙山散落的民间石刻。
图六:方湾有地若干亩
 
    今天,卒子再次介绍一处石刻。这是安庆原居民在山与山之间,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长期交往过程中,习惯以埂、沟、塘、道为基础,划分的界线。
图七:远在大龙山腹地
 
    这处石刻采用了楷书,刻有方袁两户人家的主人姓氏,以山道为界,以巨石为界。是一处研究安庆大龙山和历史文w经的重要信息。
图八:巨石上留有石刻
 
    大龙山屹立于安庆城北,为城廓之天然画屏。其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山周二十五公里,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横跨市郊和怀宁、桐城二县。
图九:石刻局部
 
   大龙山四面环水,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饮石门湖,北靠菜子湖。山上多峰、多壑、多洞、多景。古人赞其美为“独不类他山”。
图十:很少有人注意巨石上还有石刻
 
    大龙山有很多山峰、岩石壮美、山岭奇秀、洞岩怪异、还有乌龙溪、白龙溪、黄龙溪、赤龙溪四大溪流和六条瀑布。龙山风景区有景点二百多处,其中人文景观三十五处。
图十一:巨石上还有石刻袁氏主事
 
    今天卒子介绍的地方,位于大龙山的东端,这里巨石夹道,山腹摺叠,这处摩岩石刻“方袁山界”,雕刻时间约是清朝至民国时期。
图十二:方家与袁家以石为界刻有姓名划分山林
 
    大龙山主峰三乡尖是大龙山的最高峰,也是观龙山风景的最佳处,景色优美名曰“三乡尖”,后误称“三县尖”,海拔693.4米。它与天柱峰遥遥相对。历来为游人怀古抒情,赏心悦目的胜地。
图十三:方家与袁家以石为界刻有姓名划分山林
 
(本篇完)
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