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寻根认亲

当前位置:首页 > 寻根认亲

杨振宁祖上杨氏到底“缘”系哪里?

发布时间 : 2017-09-08 17:00   浏览量 : 80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华裔科学家,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姓氏家族的探索追寻。他的曾祖父原籍凤阳府,又传说其祖上是怀宁白麟杨氏,真相到底如何?

 

杨振宁是合肥人,并无疑义,因为其曾祖父一代已移居合肥,到其父亲这代时已是合肥籍(见《中国科学社社员分股名录》),但字派为“家邦克”的这个杨氏到底源自哪里,凤阳,合肥,怀宁?

 

 

刘秉钧“杨振宁家世述略”(载《合肥文史资料 第1辑》)是唯一详述杨振宁家世的文献,该文说光绪三年(1877),杨振宁曾祖父杨家驹(越千)自太湖都司任满致仕,携家眷回凤阳原籍,途经合肥,拜望张厚斋,遂在合肥落户。

 

 

查光绪十三年《凤阳县志》,确有杨家驹,潜山把总。查民国《潜山县志》,这个时段的把总信息阙如。查同治十一年和民国十一年《太湖县志》,确有外委把总杨家驹。可见刘秉钧的叙述属实:杨家驹是凤阳籍,曾在太湖县任武职。

 

 

但杨家驹“在合肥落户”,似觉不确,应该是居住。

 

一是“落户”即“入籍”,古代要入一个新的地方户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绝不可能是“见合肥物产丰富,民俗敦厚”然后就落户这么简单。

 

二是据刘秉钧叙述,杨家驹长子杨邦盛在1880年还曾回原籍凤阳考试,说明当时并未入籍合肥。

 

三是查光绪《凤阳府志》和光绪《续修庐州府志》中杨氏有“家邦克”字派的人名,发现庐州府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凤阳府。

 

从这三点看,是不是凤阳和合肥都有这个杨氏聚居呢?或者杨家驹(越千)本来就是合肥人,由于某种原因以凤阳籍获得功名入仕,退休后又回归合肥呢?

 

虽然杨家驹(越千)这支没有家谱,但不管他的老家是凤阳还是合肥,相信在当地应该还能找到线索。另外,民国时期,合肥还别有一个杨家驹(右龙),曾经当过陕南几个县的知事,说不定他和杨振宁是同一支杨氏。

 

 

杨振宁的名字中“宁”是指怀宁,因为出生时(1922年)其父杨克纯(武之)在怀宁(安庆)某中学教书(约1921-1923年),一般认为杨氏与怀宁(安庆)的关系就止于此。

 

但我们于2016年5月底到安庆市采访白麟杨氏时,听本地老人说,合肥杨氏是从怀宁迁去,1949年前,杨振宁家族经常到白麟畈来祭祖,言之凿凿。不过这次没有看到杨氏族谱,无法核实这个口传(但字派明显不同)。

 

 

另外杨振宁有个堂弟叫杨振怀,是其胞叔杨克岐的次子,1928年杨振怀出生时,其父主要在上海与合肥之间活动,为什么取名“怀”,肯定与上海、合肥无关,从其弟兄辈名字中也看不出什么规律,那么是不是也跟“怀宁”有关呢?或许这也是人们怀疑这支杨氏源自怀宁的一个原因。

 

作者:安庆根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张全海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