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一篇报道促成陕西花灯戏《闯王寨传奇》献演安庆

发布时间 : 2017-10-11 19:07   浏览量 : 96



 
    10月3日、4日晚,中国安庆黄梅戏展演周主场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来自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剧团献演了一台悲喜交加、荡气回肠的花灯戏《闯王寨传奇》,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尤其是舞台上打出的“文化交流振戏曲,同宗寻根续情谊”横幅,更是激发了观众的血脉亲情,令人感慨不已。
    为什么一个2000里之外的县剧团受邀参加全国知名的戏剧展演?为什么他们声称是“寻根演出”?本报一篇报道促成皖陕戏曲文化交流成为佳话。
    陕西人为什么说唱安庆方言小调
    故事还得从3年前说起:2014年1月,本报独家报道了《寻找根在安庆的陕西人》,文中详述了本报记者赴陕南多地调查的情况。记者通过对民间家谱、古墓碑刻调查发现,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江南安庆府各县姓氏有大量民众集体迁往陕南,并落户该地繁衍生息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商南县70%以上的人口是安庆移民的后裔,他们所讲的“蛮子话”“下河话”实际上是安庆地区的方言。但上述移民事件在安庆地方史志中均无记载,仅见于民间传说和家谱记录。在清代,两地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络,后由于战争等客观原因,两地家族大多逐渐中断联系。
    记者在走访陕南时还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当地的一些民歌小调与安庆黄梅戏相似度极高!于是记者初步进行录音录像,并带回安庆向多家黄梅戏机构的专家请教。通过对部分陕南民歌与黄梅戏声腔进行比对,专家初步判断两者系同源关系。
    2015年12月,安庆市成立了“黄梅戏起源与发展”调研组,本报记者作为“向导”与黄梅戏作曲、编剧老专家等组成的调研组一行,前往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考察当地安庆移民迁陕后裔中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戏曲文化。经过走访考察、采集数据、比对分析,最后断定:传唱陕南260年的商南民歌等当地小调与孕育黄梅戏诞生的安庆民歌小调同出一辙,同属一母体。
    带着西北老故事到老家寻根演出
    商南县剧团团长程刚向记者介绍说,《闯王寨传奇》以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与商南民女王翠屏相遇、相救、相知、相爱、相别为主线,把金戈铁马与侠骨柔情交织在一起,演绎了一出悲喜交加、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
    程刚说,由于《皖江晚报》的报道,大家才了解到商南人大部分与安庆人同根脉。该剧团成员大多祖籍安庆,包括他自己,“这是首次出陕西省演出,是一次为历代先祖遂愿的寻根之行,是来到老家安庆进行文化交流、学习之旅。”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