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大讲坛 任祥斌先生开讲《乾隆安庆移民迁陕之谜》
发布时间 : 2017-08-22 21:36 浏览量 : 85
相隔两千里,陕南与安庆究竟有怎样的渊源?延绵两百六十年,秦岭之南与长江之滨何以有血脉关联?不经意的遇见,仿佛是命中注定的相逢;先辈们的迁徙,深藏着期待后人破解的谜题。2016年4月29日安庆大讲坛146讲《乾隆安庆移民迁陕之谜》在市图书馆开讲,听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会长任祥斌说故事,在根亲文化里寻觅生命的意义。
来自安庆文史研究、高校、新闻单位的嘉宾和普通市民等一百多名观众聆听了讲座。
----------------------------------
任祥斌,男,汉族,1963年出生,安庆市人。从战士到班长,由工人至国企领导,后又转行新闻工作,先后为《江淮晨报》记者、《皖江晚报》记者。其新闻作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改编拍摄成安庆市第一部电视剧《江畔情思》,近年来获得的省级以上新闻奖13个,其中《安庆留美博士驳斥权威杂志片面报道》荣获中国晚报最高奖——2012年度“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
-----------------------------------
发现疑点开启解谜之路
1984年,任祥斌先生在部队时赴陕南战备执勤期间,时常遇到一些当地人,所讲的方言很像是安庆地区方言,但询问后得知其上几代都是陕西本地人,并未到过遥远的安庆,甚为惊奇。千里之外,何以乡音如故?陕南安庆,有否必然关联?由此,开启了任先生的寻查、解谜之路。在以后的十余年中任先生孜孜以求,历经万难,力求逐步探解陕南人为什么讲的是安庆方言的历史谜题。
-----------------------------------
辗转两地探索乾隆移民印记
2014年,任祥斌先生再赴陕南商洛市各区县,通过走访当地群众、查找古旧家谱、探访当地先民墓碑,使得官方史料虽未曾记载,但清乾隆时期发生了大规模安庆移民迁陕的史实得到了印证。
在探求移民迁徙过程中,安庆及陕西两地各界人士纷纷加入,2014年由任先生等人发起成立了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致力于两地追根溯源,帮助迁陕安庆移民后代寻根问袓,先后多次促成迁陕移民后代回乡祭祖活动,反响强烈。移民后代十分感动,正所谓“一声乡音出,二行清泪下”,他们多年埋藏在心底的寻根之梦终于梦圆。
----------------------------------
讲座生动活泼评价甚高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都对任祥斌先生的演讲给予很高的评价。著名电视主持人潘红女士在讲座结束后说:“祥斌先生用他亲身寻访经历告诉我们在2000多里以外的陕南还有割不断的血缘、亲人。”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从富裕的江南迁徙到贫瘠的陕南?这2000多里迁徙路,300年的移民史,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我们未知的故事?谜题尚待解开,割不断的血缘就是我们记得住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