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地方名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裹着岁月陈香的炸带鱼

发布时间 : 2017-10-16 09:37   浏览量 : 26




 
   拿在手里吃的食物,那是美味的,最能把岁月陈香从心房溢出。尽管这样与卫生问题对抗,但我喜欢这么的吃式,与三朋四友一起吃香辣蟹,十三香龙虾,盐水毛豆,水煮花生等,都是这招式。特别是嘬田螺,未了,竟还把指头也嘬嘬。这种爱好,被许多朋友斥为简直不可思议。
    养成这个所谓的不良习惯应该是由自己好吃的食性诱发而始,其次就是那岁尾年首常吃的油炸带鱼了。母亲把带鱼先用酱油香料卤了,入味后上面裹上一层薄薄的粉儿,下猪油锅炸成褐黄,我就趁热拣出中间段,双手各持一端,吹口琴般的享用,吃完后的鱼骨,又象极篦子,这时说不准照着头上短发梳理两下。如此的吃乐,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很多,要用一大节火车皮来装。那个贫乏的年代,对于好吃的我,只要能吃的,什么都好吃。
    记得带鱼不是常有卖,都是年尾春节特供的东西,凭商品供应卷,每户也是顶多5斤,即使这样,还得大清早去指定的菜场排队购买,这排队的活儿在当时年少的我是最喜欢做的事,因为有队排着,就是一种希望,这种希望是能够实现的,垂手可得的那种。排队的时候我就想象着晚饭吃到那炸得香酥脆的带鱼,所以,对排长队更是开心,因为,那种追求向往的美食心情会更加炙热,食欲也更加强烈。印象最深的一次买鱼经历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日,安庆的上空飘着不大不小的雪花,在大菜市,购买带鱼的队伍一直排到新华书店这头,整个半天,我在飘雪中跺着脚,踏着步运动取暖排着长队,我竟然没有一丝懊悔,为的啥?就是为的一份美食心情能够如愿以尝,如今想起,真有点天方夜谭。
    那时带鱼细长银白,体扁尾细,头窄而长,前端尖突,两颌牙发达而尖锐。眼也大、间隔平坦,光滑,全身呈富光泽的银白色,鳍棘刺尖外露。母亲说,这种带鱼最鲜,因为是野生,所以味道特好。炸带鱼也是母亲的绝活,用的是熟猪油,油香与海鲜结合,体现出双重的香与鲜,夹杂着飘荡在厨房甚至整个居室空间的油香味儿,总能给我带来满腔口水和幸福感。如果趁热吃了,那鱼肉的嫩,感觉只是在舌头上打了个转,就滑下胃囊,余下的是齿颊留香。 
   现在上酒楼饭庄,糖醋带鱼,红烧带鱼,清蒸带鱼,干煎带鱼,油炸带鱼,随便点下都能上,这些带鱼几乎都是养殖的,鱼体也比以前大,肉质松散,而且鱼体里还长着米粒般的骨牙,即使放各色调料也烹饪不出儿时的那种原滋原味。尽管这样,口中嚼着带鱼,过去的时光也能悄悄奔涌而回,想起童年的往事。帶魚包孕着我的整个怀旧情结,不是能简单一说了之,在那已经逝去但并不遥远的年代里,体形修长的带鱼曾以曼妙姿态和鲜香口味支撑并点缀着我的美味记忆,在人生旅途中,它一直不计代价地承载着我少年时的想像与快乐。
   宋琬的《带鱼》诗则赞道:“银花烂漫委银筐,锦带吴钩总擅场。千载专诸留侠骨,至今匕箸尚飞霜”,裹着岁月陈香的带鱼,在飞霜飘雪的岁月里,更加能够让我回到依恋情深的少年时光!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