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地方名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渣饭

发布时间 : 2017-12-04 09:41   浏览量 : 26


 
     “渣饭”是多年前我们安庆人最平常的早餐,天天都吃。出产稻米的地区皆流行吃“渣饭”,只不过异乡不叫“渣饭”,外地称“泡饭”。安庆傍水依山,山上林木葱郁茂盛、荆棘杂草丛生,可供柴灶作炊,柴灶煮的饭,颗粒饱满,软硬适中口感好。剩下柴火饭锅巴和碎饭粒次日早晨加水一煮,就变成了香喷喷的渣饭。如今家用炊具实现电器化、煤气化,那灶膛内熊熊燃烧的柴火,烟囱里袅袅升腾的炊烟,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渣饭也随炊烟一起飘走了,隐入岁月的记忆里,让人回味。 
   安庆人之所以将“泡饭”称“渣饭”,因“渣”字本义指物质经提炼或使用后的残余部分,即提出精华或汁流后剩的东西,比如豆腐渣、油渣、甘蔗渣等等,“渣饭”正是柴火饭剩余的副产品,用隔日所剩下的锅巴、饭米碎屑加水煮制而成,故称“渣饭”,把泡饭唤作“渣饭”,说明安庆方言表情达意状物精确。“泡饭”之名首次出现,源自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二书中。但泡饭历史早于宋代,可溯至五代时期,只不过那时泡饭不叫泡饭,称做“水饭”。五代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篇》卷下记云:“郑渗姊谓弟曰:‘我未及餐, 尔可且点心。’止于水饭数匙。”无独有偶,泡饭在安庆还有另外一个别称,唤作“汤饭”, “汤”乃热水也,《金华子杂篇》为安庆人将泡饭称“汤饭”提供了历史依据,“汤饭”就是沿用了“水饭”的称呼。由于“渣饭”的主料是橙黄香脆的锅巴,安庆个别地方就直呼“渣饭”为“锅巴汤”。
 
     柴火大锅煮出的渣饭,米汤清爽,锅巴金黄,米粒清晰,土色土香;佐以腌菜,搭配腐乳,别具风味;绵软适口,边饮边食,老少咸宜;霜晨雪早,一碗渣饭,热气腾腾,缩颈啜之,周身俱暖。渣饭兼备饭粥两者之长,既有米饭的筋骨,又有粥的质感,且比稀粥耐饥。渣饭做起来快捷,锅巴碎饭粒加水熬煮即得,自然成为上班上学的大人孩子首选的方便早餐。煮渣饭不仅节省时间,还节省粮食,一碗锅巴碎饭粒经水煮涨发可以变成几碗渣饭,在那口粮不富足的年代,确实为节俭的“暖老温贫之具”。
 
     如今正宗的柴火渣饭成了稀罕物,在城里很难吃到。一些饭庄酒楼抓住人们怀旧心理,推出一系列价格不菲的菜泡饭,什么青菜的、牛肉的、海鲜的、水果的,琳琅满目五彩斑斓。但此泡饭非彼泡饭,味有壤宵之别,这不是我舌尖挑剔味蕾灵敏度高,因为离开了柴灶大锅,用现代化的炊具,照猫画虎怎么可能做出渣饭那原汁原味,现在的泡饭可以说是渣饭的“赝品”。渣饭本为平民小食,被搬进高档餐馆酒店,身价百倍成了奢侈品,一碗泡饭几十元,多了富贵气,失去了它原有的质朴,犹如南橘北移变了味,如此泡饭可谓名是物非。
 
     渣饭与我渐行渐远,有几十年没有尝到那充满人间烟火味的乡土美食了。但它又离我很近很近,这道儿时常吃的粗茶淡饭却永久镌刻在我的记忆里。好在枞阳老家还是用土灶薪柴做饭,可惜几次回老家都没吃上,好客的老家人说渣饭待客寒酸,早餐用鸡汤下米面款待我,盛情难却无奈与渣饭失之交臂。下次回老家无论如何不能再错失良机,定要吃上几碗渣饭,那一定很惬意,我期待着。
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