侉饼包油条
发布时间 : 2018-04-13 08:50 浏览量 : 28
说侉饼包油条,安庆人并不以为然。但游子归宜,默在心头的小吃,必有此一道。侉饼须圆形,稍长,多加芝麻,或黑或白,密密一层。油条一根或两根都可,侉饼对折卷包。急不可耐咬上一口,多少日的乡愁,就全在其中了。早年有“一巷香”,在吴越街口,清早营业至半下午,始终排队。
文革中,安庆侉饼清一色长条“朝笏板”(古代君臣上朝廷时所执狭长板子),1斤粮票0.28元称1.4斤,完全就是为了饱腹。1980年代初,侉饼从长条“朝笏板”恢复为圆饼子,其中吴越街“一巷香”老店新开,专门打二两三两的圆侉饼,虽然小店面积不过三五平方,但因用料讲究制作精细,结果声名大振。
文革时,安庆侉饼偷工,清一色都是长饼子,1斤粮票0.28元称1.4斤(饮食公司规定)。通常我们只能买二两(6分钱),再加1根油条(有现在两根大,1两粮票6分钱)。早点就蛮蛮实实吃了个饱了。
侉饼在安庆,也叫大饼,也叫炉饼,前者太淡,后者太文。还是侉饼顺口且好听。严格地说,侉饼是北方食品,“侉”本身就有“外来”之意。但侉饼传入安庆,就溶进了南方文化,其精其细,完全改变了早前制作的简单与粗犷。具体有三,因字数所限,只能待后续。
有网友 在《新民晚报》上介绍安庆一巷香侉饼,是以他父亲的怀念说出来的:“爸爸总是说,离开安庆就是舍不得一巷香的侉饼包油条。听到这话,妈妈不高兴了,离开家,老婆孩子都舍得就是舍不得侉饼包油条,这还叫男人吗?”又气他:“赶快多吃点侉饼包油条好回你的山旮旯里去!”生动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