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椒椒”“佬佬”并非安庆独有
发布时间 : 2017-09-08 16:39 浏览量 : 22
方言词汇是古汉语的“活化石”,随着普通话的推行,一些方言词汇逐渐消失,如安庆人称父亲为“大大”、“伯伯”已很难见到了,尤其是八零后的年轻人,基本都是“爸爸”了。但也还有一些词汇具有坚韧的活力,很难被普通话取代(除非在社交场合等特殊情况下),如安庆人称祖父为“爹爹”仍然流行(方言一般不喊“爷爷”),称本家族的叔叔为“椒椒”或“佬佬”“叔佬”等,这些称谓恐怕一时还消失不了。
关于“椒椒”,乾隆时人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说到桐城张若瀛时提到 :“桐城土俗呼叔叔为椒椒”,这应该是较早记载桐城有此称呼的材料。
考之“椒椒”一词称呼叔叔,并非讹误,而是有其渊源。
第一,称叔叔为“椒椒”的不止安徽桐城一地。据不完全统计,湖南常德地区、湖南武冈市、江西鹰潭市都有此称呼。
第二,从古文字音韵学角度分析,“叔”“椒”相通。“叔”古字为“ 尗”,有“小”“少”之义,又为“豆”(如有地方称叔叔为豆豆),即后来 的“菽”字,亦作“茮”(jiao)。《诗经》有“椒聊之实”。据孙传瑗的研 究,“尗”“茮”“椒”三个字“古异字同音”……这种古文字音韵学考证太 复杂了,用孙氏的说法总结就是“今桐城人,呼叔父,曰椒椒,犹周代语也。 ”(《今雅·释亲》)
关于“佬佬”“叔佬”(按序有“大佬”“二佬”“小佬/细佬”等),这种称谓的分布范围更广,除安徽安庆地区外,在甘肃武威(凉州)、山西汾阳、陕西(商洛、安康)、湖北大冶、湖南炎陵、广西(灌阳、兴安等)、广东(韶关、始兴等)及江西较多市县(如赣州、寻乌、铅山、于都等)都有遗存。当然,它与现在流行的外祖母(外婆)称谓“姥姥”是绝然不同的,所以今后假如您有机会到这些地方,当您听到“佬佬”时,就不要以为人家是喊外婆了。
作者: 张全海(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