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方言俚语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神头鬼脸

发布时间 : 2018-10-23 09:48   浏览量 : 30

                                                                       


 
   “神头鬼脸”最早是用来形容不愉快的脸色。元代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这样描述:“硬鼻凹寒森森扫下雪来,冷脸似冬凌块,夕鬭毛齐眼睛向下排,则是个敲人脑的活妖怪,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逩井。”
   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写道:“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这里的“神头鬼脸”,则说人蓬头乱发,不加修饰。
   安庆人用 “神头鬼脸”的意思则完全不一样了,安庆方言中,用“神头鬼脸”一般形容孩子的调皮,坐不久站不长,神气活现的,不能消停,不能安静的样子。
   比如在生活中,一个孩子老是歇不住三分钟,表情丰富,老是扮鬼脸逗人,扰得家里姥姥不疼,奶奶不爱的,猪狗都嫌,皮着不得了,这些神头鬼脸的孩子,其实他们大都是很聪明的,只是有点顽皮而已,过了这个年龄段,自然就好了。
   再比如在医院输液室,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你这孩子怎么了,感冒了吗?”“是的哟,昨天还是神头鬼脸的,在外面疯,天都抓得下来,今天发烧了,像瘪枣一个了,装狗熊了(生病)!”   
   神头鬼脸,是一个转折性联合词组,“神头”是褒义的,后缀却是一个“鬼脸”,那就有贬义的调侃了,但总的来说,神头鬼脸,是中性的词组,被骂被说的人,往往是自己亲的人。
   在我少年时代,王贤德是我最要好的同学,家住一条街上,我们一起上学放学,形影不离,我们也是班级师生公认的“神头鬼脸的”一对,我们两幽默,喜欢玩,会玩,想着法子逗大家,常常恶作剧,但我们学习很好,老师对我们也常常爱恨交加。说到我们,我记得当年班主任何雪玲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说我两神头鬼脸的,捣蛋鬼。如今,当年神头鬼脸的王贤德,已经是我市某中学历史老师了。少年不再,而少年无忧而快乐的简单时光,我们仍然历历在目,用心珍藏。
   神头鬼脸也不单单指孩子,有时候也会用来形容成人。你想想,像一些相声演员,一些小品演员,他们就是不说话,你就看他们神头鬼脸的样子,你们都会乐。如果他们在台上再一抖包袱,表演夸张丰富,神头鬼脸地逗着大家,保准大家开怀大笑了。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