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干和叫叫
发布时间 : 2018-11-16 08:33 浏览量 : 30
安庆方言中,说人比较能干,干事比较扎实的,有一个有意思的叫法,叫“扎干”。 也有人会认为写成“轧钢”的好,但我认为还是写“扎干”的更好。原因是,钢铁厂炼出的“轧钢”,只不过不到百年的历史,而方言“扎干”早已流传,其二,“扎干”主要说人能干,有“干”的意思,读音是第四声,而“钢”为第一声,与传统读法有出入。
说你真“扎干”,一定领教了你的能干之处。比如你家来了一大帮人,你一个人,又是买,又是烧,做出一大桌饭菜来,大家围坐一起,吃着你短时间内做出的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大家一定边敬你酒,边由衷夸奖你:“你真‘扎干’,搞这么多好吃的菜!”
“扎干”一定是个褒义词。女儿两岁半开始就一个人坐飞机,去北京看爷爷奶奶和大姑小姑,每每说到她的经历,同事和亲朋无不啧啧称赞道:“这个小姑娘,打小就这么‘扎干’,真厉害!”
再比如,在单位里,某个人独自挑起了一项重要工作,比如大型会议的筹备或单位联欢会的工作,工作量大,头绪多,时间紧,但是,这个人统筹安排,条理不乱,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大家一致称赞:“你真‘扎干’,如此顺利完成了这个工作任务。”
男女老少,只要你办事可靠,扎实能干,都会称赞你为“扎干”的人。“扎干”的反义词,安庆方言中有一个词,叫“弄”,就是“软”,做事不力,干事欠火候的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还会这么夸你:“你真是轧钢厂出来的人,这么‘扎干’!”
还有一个词,说人做事风风火火,嘴一张手一双的,干脆利落,这种人,人家会说他是“叫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化,“叫叫”一词,渐渐远没有“扎干”说的那么普遍。
小时候,我住在工农街,这是一条狭窄而古老的老街,安庆人喜欢叫它“北门小街”,出旧时城门过吊桥,往北,就是工农街,小街两边粉墙黛瓦明清老宅,幽深的青石板路面,清晰影印在我的脑海里。在这个街的中部,有位阿姨,身材瘦小,但为人泼辣,说话嗓门大,对人热情,乐于助人。她上有老,下有四个孩子,爱人是个沉默老实的人,里里外外一大家子事情,都是她操持,且安排得井井有条。她稍带沙哑的大嗓门,每天持续回响在小巷。
小街里的人,都叫这个阿姨为“叫叫”,这是对她为人和性格最好的总结,那就是,咋咋呼呼说话,家里家外能干,没有心计,简单善良。如今,这位阿姨至少70多了,但她还没有闲着,在小巷里摆着小摊子,卖些针头线脑小东西,过着她幸福、快乐、简单而满足的生活。
在安庆,人们说“哨子”为“叫叫”,被叫做“叫叫”的人,某种意义就是说他声音大,像“哨子”一样,轻轻一吹,就发出持续响亮略嫌吵的声响,除了声音外,“叫叫”多是指闲不住,来去一阵风,说话做事风风火火的人。 不论是“扎干”的人,还是“叫叫”的人,他们都是能干的人,都是可爱,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