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方言俚语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安庆方言中“给力”的近义词

发布时间 : 2018-12-28 10:08   浏览量 : 30


 

  去年以来,最风靡的网络词语要算是“给力”了,这个词据说是北方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又有一说是从闽南话演变的,意思是“很好”、“牛”、“酷”、“棒”等。作为网络语言本不大可能升格为官方语言,但自从人民日报用了这个词之后,这个词身价大涨,并被普遍运用。据我的观察,从语法上说,“给力”的词性似乎很广泛,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都胜任,几乎可以做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不管做什么“词”、当什么“语”,意思都是好的(前面加上“不”就是否定),人们要褒奖谁、有什么好的评价,以及要诉求什么、希望什么、期盼什么、祝福什么、鼓励什么,统统都用“给力”,“给力”二字可以代替千言万语,可以屏蔽陈词滥调,可以达到惊世骇俗,在类似词语泛滥得让人腻味的时候,简洁的“给力”吹起一股清新朴拙的风,所以大家都争相运用。
 
  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安庆方言流行两个堪称“给力”的近义词,一个叫“来事”,一个叫“过劲”,今天安庆的老一辈市民口中往往还说到这两个词,但在年轻人和小孩子口中几乎消失了。“来事”和“过劲”都是“非常好”、“很满意”、“很爽”的意思,虽然没有“给力”这样网络语言背景,因而在语法上不具备“万金油”功能,但似乎也能充当定语、状语、补语,对某个物件、某件事情、某个过程,常有“来事”和“过劲”以及“不来事”、“不过劲”的评价,也有“来事”和“过劲”的诉求。
 
  作为近义词,“来事”、“过劲”和“给力”有着共同点,即都是“动宾结构”,笔者在此简单解析一下:这里的动词“给”有带给、拿出的意思,这里的“来”有带来、导致的意思,这里的“过”有具有、出现的意思;后面作为宾语的“力”是力量、力度的意思,“事”是结果、效果的意思,“劲”是劲头、干劲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诠释三个词的意思,就是干什么事都要求真务实、真正付出,都要言必行、行必果,独秀先生《敬告青年》中有一条叫“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教导人们不做“诳人之事”,我理解也是这个意思。有鉴于此,在弄虚作假、花拳绣腿、自食其言很流行的氛围中,“给力”这样的词广被运用,就不奇怪了。
 
  对于我们安庆来说,我看还是多用“来事”和“过劲”吧。当政府决策件件“来事”、各项工程都很“过劲”时,当安庆的媒体惯用“来事”、“过劲”来评价工作、表达诉求时,当公仆们的业绩让老百姓高喊着“来事”、“过劲”奔走相告时,那就到了理想的和谐社会。
 
 
 
0

891